发布日期:2024-08-15 18:33 点击次数:134
作为一家2015年成立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杭银消金虽然成立不算早,但近几年展现出了强劲的扩张势头。2023年,杭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48.38亿元找股票配资,在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排名第七,实现净利润8.02亿元,排名第四。
盈利端表现良好的同时,杭银消金也在加速补血。就在最近,杭银消金发布《杭邦2024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拟发行今年首期ABS(资产证券化)。据公开信息显示,杭银消金此次发行规模约为10.08亿元人民币,其中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有7.52亿元,占总规模的74.59%;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则有2.56亿元,约占25.41%。本次交易的入池资产是杭银消金的“尊享贷”产品,该款产品针对的客户是具有稳定还款来源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七大行业员工、国企员工发放,违约率较低。
通过发行ABS,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将已经形成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以回笼资金,再用回笼的资金继续开展信贷业务。据统计,加上本次ABS,杭银消金已经合计发行4期ABS了,募资金额约为40亿元。截至2023年末,杭银消金的资产规模为496.39亿元,相比2022年末资产总额213.55亿元,翻出一倍有余。只是,在高速扩张的同时,杭银消费金融在业务合规性、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待解。
开展大规模核销,维持低不良水平
整体来看,杭银消金业绩最亮眼的部分便是该公司的不良率较低。2020年-2023年各报告期末,杭银消金的不良率依次为1.76%、1.74%、1.72%。在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信用风险较高的大环境下,杭银消金几乎可以比肩银行的不良率,在一众消费金融公司里十分突出。
虽然说杭银消金的自营业务客群是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等高质量客群,优质客群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杭银消金的信用风险,但该公司的线下自营业务占比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优质客群并不是杭银消金不良率低的主要原因。中诚信国际在对杭银消金的主体评级报告中指出,截至 2022 年末,杭银消金的自营业务余额占比为20.63%。而同时期,该公司的线上业务占比高达79.86%。
杭银消金的线上产品以“轻享贷”为主,轻享贷通过线上助贷机构获客,主要面向的是长尾客户群,客群更下沉,利率更高,自然信用风险也更高。而在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模式下,杭银消金最终披露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都很低,与该行每年都加大的核销力度有关。
2023年,杭银消金实现营收48.38亿元,支出端计提了31.81亿元的减值损失,其中有31.64亿元都用来核销不良贷款了。大力核销之下,截至2023年末,杭银消金的不良贷款率只有1.72%,较2022年末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尽管杭银消金并未公布不良贷款余额,但根据个人消费贷款与垫款余额与不良率可大致测算出年末不良贷款余额约为8.4亿元。根据年内不良贷款余额增量与核销金额,计算出2023年杭银消金的新生成不良贷款约为32.92亿元,高于以同样方式计算出的2022年新生成不良贷款额30.25亿元。
再根据公式“平均贷款余额=计算期贷款积数/积数期日历日数”,计算出杭银消金2023年的平均贷款余额大约为401.53亿元,根据“新生成不良率=新生成不良贷款/贷款余额均值”,可得2023年的新生成不良率约为8.05%,高于以同样方式计算的2022年新生成不良率7.89%,更是比最终呈现出来的年末不良率高出许多。
催收管理合规性不足,用户投诉居高不下
除了大规模核销,杭银消金的贷款风控管理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该公司的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尤其是贷后管理环节,杭银消金依托模型及算法建立了贷后数据报表监控体系,并根据客户的逾期阶段、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和力度。
据2023年报,杭银消金2023年的催收服务费有5325.37亿元,相比2022年增加了77.8%,侧面反映杭银消金在2023年可能加大了催收力度。只是,由于杭银消金在贷后催收管理,尤其是委外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合作委外催收机构为了获取业绩,对部分逾期贷款客户的催收方式略显激进,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杭银消金的用户投诉较多。
今年4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制定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提及消费金融公司不得采用暴力、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然而,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4月份黑猫平台上关于杭银消费金融的投诉中,暴力催收、骚扰家人仍然占比较高,且很多不当催收都发生在新规实施之后。
整体来看,杭银消费金融在黑猫投诉平台一共有2040条用户投诉,投诉内容大多是暴力催收、泄露隐私、擅自扣款、联系不上客服等。最新的一条投诉便在6月12日,投诉杭银消费金融的催收人员暴力催收,恐吓威胁并联系紧急联系人,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据杭银消金自己披露,2023年内该公司一共收到了963起投诉,其中,协商还款类投诉占比48.29%。服务流程类投诉占比41.02%。而在2020年,杭银消金只收到了57起投诉,2021年和2022年分别收到了500件、576件投诉,2023年出现猛增。
大幅攀升的用户投诉量,既反映出杭银消金的用户违约率见长,也反映了杭银消金的催收服务存在不规范的可能。而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的一张罚单,也印证了这一点。罚单显示,杭银消金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被罚款55万元。一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被监管罚款并不像银行那样频繁,监管机构这张罚单,也为杭银消金的委外催收管理以及催收业务合规性敲响了警钟。
去年以来,杭银消金迎来多名新董事、新高管找股票配资,包括财务总监刘国良、董事会秘书马晓军、副总经理周斌等。目前,大换新后的杭银消金新领导班子,大多高管都来自银行系统,部分高管在小微贷款、消费贷款等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针对贷款业务里存在的委外催收管理不当、用户投诉较高、新生成不良较高等问题,现任领导班子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